醫療醫材產業

緬甸屬於開發中國家,醫療條件處於不完善,衛生設施落後,且民衆對醫療知識所知甚低。緬甸有64,134個村莊,但卻沒有充足的醫療人員分配安排給每個村莊。偏遠地區大多都是由國際醫療組織等NGO,提供一些基本治療及醫療知識。

截至2014年4月,全緬只有1,056家國立醫院,5萬6,748個床位,1,684個農村醫療衛生中心。這數目對於一個有進6,000萬人口的國家是遠遠不夠的,緬甸醫療體系主要的挑戰在於人手、基礎建設、藥物和資金等問題。

近年來政府在各地區增設醫院,但醫療設備還是嚴重不足,在緬甸最繁華的城市人口600萬人的仰光市中,國立及私立醫院的總數僅有50多家,共有1萬多個床位,遠遠不夠;本地經濟能力好的人就會選擇到國外就醫檢查。

依據緬甸商工總會(UMFCCI)統計,每年約有100,000緬人赴國外就醫,主要地點為新加坡及泰國,少數前往我國及香港。緬甸為加快醫療服務的發展,近來同意開放外人投資診所和醫院。

目前緬甸當地僅有6個製藥廠商,緬甸正面臨嚴重醫療設備用品,如醫藥,醫療器械等必備品的短缺。緬甸自2011年開放後,西方解除經濟制裁,醫療器材進口金額逐年增加,自2011年3,100萬美元,成長至2014年已增加至7,000萬美元,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進口量平均每年達3億美元。

政府亦於2017年五月允許外資公司進口銷售醫療設備,目前經營緬甸醫療器材相關業者逾700家。有愈來愈多的外國醫療設備廠商進入緬甸市場,目前最主要品牌為GE醫療,在緬甸提供進階影像攝影機器、MRI機器、CT掃描器、Cathlab、超音波及X光攝影等器材設備;其他如Philips、Siemems、Toshiba等國際知名醫技設備供應商,亦各自在其擅長領域佔有一席之地。緬甸醫療器材的是由衛生和體育部體系下的緬甸食品暨藥品管理局(FDA)監管,FDA主要負責有關的業務有:1.提供進口推薦信2.提供登記推薦信3.提供生產執照。

緬甸目前雖還沒有醫療器材相關法規,不過主管機關也著手撰擬本地的醫療器材法規,據悉法規制定的精神主要根據東盟醫療器材指南(ASEANMedical Device Directive)之相關規範,例如醫療器械分類就是按照東盟醫療器材指南根據風險分類規則,醫療器械就IVD設備以外的醫療器械的風險分類規則,和IVD設備的風險分類規則分4類。

依據Rubicon Strategy Group一份市場調查資料指出,緬甸醫療器材市場規模預估到2020年將成長3倍,80%的緬甸消費者願意支付較高費用以獲得較高品質的醫療照護,緬甸的私人診所及公立醫院面對讓病患得到更準確診斷的市場需求,正積極計畫將醫療設備進行汰舊換新。

資料來源:摘自台商網